1956年,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,钱学森教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。当钱学森介绍到备受美苏航空界推崇的PLK方法时,他自豪地告诉大家:“P、L、K代表了三个人,K是中国人,他就是郭永怀。”台下顿时爆发出惊呼,因为在近代科学界的书本上,还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名字。 两弹一星元勋中 有这样一位烈士 去世时紧紧保护着绝密的公文包 他叫郭永怀 今天是他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我们一起铭记他 郭永怀院士(1909年4月4日—1968年12月5日) 1“到美国来,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。” 1909年4月4日,郭永怀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。193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,后来在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。 1939年,他考上了中英“庚子赔款”留学生。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时,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。接着他选择了空气动力学最难的课题“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”作为博士论文题目。1941年5月,他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——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,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。 1946年,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,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。于是,郭永怀成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一。 1947年2月3日,郭永怀在Langley航空实验室。 1949年,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,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、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——奇异摄动理论,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,郭永怀很快就驰名世界。 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,但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理想。声障是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难关。郭永怀和钱学森经过拼搏努力,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,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,并得到了实验证实,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 郭永怀和李佩在康奈尔大学 美国相关部门曾问他“为什么要到美国?” 郭永怀十分坦率地回答道:“到美国来,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。” 1955年9月,被美国监视拘留了五年的钱学森得以归国,钱学森临行时与郭永怀约定,一年后在大陆共同为祖国崛起效力。 回国后,钱学森发来两封书信,邀请郭永怀回国。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条件与待遇,决定回国。 在康奈尔大学篝火欢送会上,他把多年的书稿焚之一炬。看到这一幕,在场的学生惊呆了。 李佩也感到非常可惜,劝阻说:“何必烧掉?留下回国还有用。” 郭永怀说:“这些东西烧了无所谓,省得他们再找麻烦,这些东西都装在了我的脑子里。” 1956年11月,郭永怀与夫人李佩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。 回国途中,郭永怀夫妇与女儿郭芹合影 02蘑菇云冉冉升起,他却瘫倒在试验现场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场区集体照(前排左四为郭永怀) 郭永怀一回国,就和钱学森、钱伟长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,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,同时担任英语教授。 1956年年底,郭永怀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。随后,我国将研制发射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,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。 为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,1963年中央开始在青海进行试验,郭永怀经常在北京和青海奔波,频繁的高原反应,使50多岁的他显得格外苍老。 在将要进入正式试验阶段的那些日子里,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,有时是通宵达旦,吃饭也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。1964年10月16日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,1966年10月27日,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,1967年6月17日,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。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,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,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,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,郭永怀太累了。 60年代,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,右1郭永怀,右2钱学森 03生和死,就那么十秒钟 1965年9月,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,郭永怀受命参与“东方红”卫星本体及返回式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。 1968年12月4日下午,郭永怀发现了一份重要的数据线索,当即要赶回北京。为了安全,周恩来总理曾经叮嘱过郭永怀等科学家尽量不要乘飞机,但郭永怀为了赶时间仍是经常飞来飞去。 他得知当晚兰州将有一架民航飞机飞往北京,便驱车前往。临行前大家都提醒,晚间飞行不安全。 郭永怀却笑着说:“飞机快,我只要打一个盹就到了,第二天早上刚好汇报工作……” 当晚,就在飞机抵达北京西郊机场400米上空时,飞机发生事故。 从失衡到坠落,只有大概不到10秒。钱学森追忆好友,写道:“一个有生命、有智慧的人,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:生和死,就在那么十秒钟。” 这是一场恐怖的空难,人们发现,在烧焦的尸体中竟有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。两具尸体已面目全非,无法辨识。 当人们用力地把遇难的两个人分开,才发现两具尸体紧贴的胸部中间,竟然护着一份热核导弹的绝密文件,并且完好无损!人们这才明白,这两个人就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。 空难唯一的幸存者回忆,当飞机开始剧烈抖动的时候,他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喊:“我的文件!”然后就什么也记不清了…… “我的文件!”这或许是郭永怀说的最后一句话。 60年代,郭永怀手拿爆炸成型试件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,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。在他牺牲不到两年,1970年4月24日,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。 1968年12月25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。1999年,他被追授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,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的科学家。 2018年7月,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号小行星命名为“郭永怀星”,212797号小行星命名为"李佩星"。郭永怀、李佩先生作为照耀和激励我们的星辰继续熠熠发光。 来源中国军视网综合于新华网、央视新闻、中国军网、我们的太空、共青团中央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